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后,作为房地产和住房保障主管部门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称“住建部”)已经开始考虑将“公租房并轨”作为调整现有住房供应体系的突破口。 为落实政治局集体学习的有关精神,住建部相关司室已经开始汇总“试点”公租房并轨运行的城市有关情况,并拟在年底召开的全国城乡建设系统工作会议上,提出相关鼓励推广要求。与之相关,饱受各界非议的经济适用房供应将逐步减少直至在全国全部取消,公租房将成为住房保障的主体,但不会涉及已出售的经济适用房。 在调整住房保障产品供应结构的同时,住建部也已经初步考虑制定进一步提升住房保障覆盖面的系列政策的可能性,这些政策可能包括“降低收入准入门槛”“淡化户籍准入标准”等。在住房保障覆盖面扩大成为可能后,行政手段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将逐步退出。 “并轨”突破口 “10月30日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提出的总体原则和精神,我们近期就要开始传达并组织相关学习工作。”10月31日,住建部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由于政治局集体会议上强调的原则和精神涉及现有政策执行的诸多方面,住建部已经开始寻求落实的“突破口”。 “提速”公共租赁房“并轨”有望成为住建部落实10月30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总体原则和精神的“突破点”。记者了解到,住建部相关部门已经开始收集汇总部分试点“公租房并轨运行”城市的有关情况,并考虑在2013年年底召开的全国城乡建设系统工作会议上提出提速并轨的要求。 所谓“公租房并轨”是指公租房与廉租房并轨运行,然后通过财政发放房租补贴的方式,区别对“城市低保人群”“城市中低收入人群”等进行住房保障的手段,对于“低保”人群提供大比例租金补贴,并逐级根据保障对象收入水平,制定与之对等的租 [1] [2] [3] 
|